
马术项目训练备战。

武术项目训练备战。

射箭项目训练备战。

散打项目训练备战。
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于11月9日至21日在广东、香港、澳门举行,这是粤港澳首次联合承办的体育盛会。
本届全运会,在竞技体育比赛中,宁夏90名运动员共获得97个项目的决赛参赛资格,晋级率较上一届提升近30%。宁夏健儿备战情况如何?日前,记者来到宁夏体育运动训练管理中心,一探究竟。
以赛代练 磨砺精兵
竞技体育的精髓在于“竞”。关起门来练得风生水起,不如到赛场上见一次真章。刚刚结束的天津全国射箭巡回赛第三站,在备受关注的女子反曲弓70米个人赛中,22岁的宁夏运动员沙雪儿以领先对手10环的优势锁定金牌。
射箭新星沙雪儿在全国冠军赛的决胜一箭,射出的不仅是箭矢,更是她历经大赛洗礼后沉淀下的超凡定力。这种在关键时刻“手不软、心不慌”的大心脏,唯有在一次次“箭在弦上、不得不发”的真实对决中才能锤炼而成。
“赛场,是暴露问题最精准的‘镜子’。日常训练中可能被忽略的技术瑕疵,在对手的强力冲击下会暴露无遗。自以为稳固的战术体系,在千变万化的赛场上可能不堪一击。”宁夏射箭队副教练缪玲说。
在备战全运会的征程中,宁夏体育局、宁夏体育运动训练管理中心倡导以赛代练、磨砺精兵。“当然,我们倡导的‘以赛代练’,绝非盲目追求参赛数量,而是一种强调‘在战中学、在赛中练’的科学备战理念。它要求教练团队具备更高的智慧,为运动员精心选择和规划赛事,做到‘打一仗,进一步’。”宁夏体育运动训练管理中心副主任王伟说。
在不久前结束的全国场地自行车锦标赛女子个人全能项目中,17岁的小将朱诗萌获得冠军。“每场比赛结束后,我们都要进行深入细致的复盘总结,将比赛的收获转化为下一步训练的精确指导。目前,朱诗萌以及其他5名队员都在河南洛阳进行赛前训练备战,我们力争在全运会场地自行车男女全能赛、公路自行车女子个人计时赛上取得突破。”宁夏自行车队主教练王政权说。
如今,宁夏各级体育部门正践行以赛代练这一理念。从组织运动员参加全国射击、射箭冠军赛,到支持何杰等选手远征海外,正是这种“在竞争中成长”的战略体现。这背后,是从封闭训练向开放竞赛的转变,是从埋头苦练向智慧备战的升级。
引进教练 激活项目
全运会备战,千头万绪。何为重中之重?答案或许有许多,但一支高水平的教练员队伍,无疑是其中不可或缺的“关键变量”。
宁夏在备战全运会周期时,面向全球广纳贤才,不限国籍、不限省区选聘高水平教练员。
作为亚运会马拉松冠军何杰的教练员,已经71岁的肖丽脚步从未停歇。眼下,她正带领8名队员在肯尼亚进行高原训练。“在肯尼亚,你不能简单地套用一套‘肯尼亚训练法’,你必须理解并融入这种‘奔跑的文化’。作为教练,我不仅要训练队员们的身体,更要守护和点燃他们心中的那团火。”肖丽说。
在备战全运会周期时,采取“引进+培养”相结合的方式,宁夏引进国外高水平教练2名、国内高水平教练8名,同时选派本土教练30余名参加全国性培训、教研交流活动。
散打是一项结合了格斗技巧、体能训练和战术运用的中国传统武术运动项目。长期以来,由于受理念、选材、场地、经费等多重因素影响,宁夏一直没有组建专业队伍。2022年,来自陕西的著名教练员刘险峰,让宁夏散打队实现了“从无到有”。
刘险峰告诉记者,临近全运会开幕,备战训练更注重抠技战术细节,同时要确保队员们远离伤病,并将最佳状态精准调整至全运会赛期。“训练中,教练员针对散打项目中的打、摔、踢3个细节,为我分别配备了陪练,每天训练5小时以上,晚上还要研究对手的比赛录像,分析每一个对手的技术特点,努力做到心中有数。”本届全运会散打项目,尽管是孤身一人出战,小将翟一搏因为准备充分而信心满满。
科学训练 精耕细作
全运会赛场,是衡量各省(区、市)体育综合实力的“试金石”,更是展现地域精神风貌的“大舞台”。“面对这场国内最高水平的综合性运动会,宁夏代表团的备战工作,早已不是单一的封闭训练,而是一场科学、系统且充满战略远见的全面进发。”宁夏体育运动训练管理中心主任姚桂梅说。
这份进发,源于科学备战的“精耕细作”。宁夏代表团的备战,清晰地展现了这一理念。无论是“请进来”国际顶尖教练带来前沿理念,还是“走出去”在大赛中检验训练成果;无论是狠抓赛风赛纪、筑牢反兴奋剂防线,还是对运动员伤病、营养、心理进行全方位保障,都体现了科学化、精细化的管理思维。
这背后,是体育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升级,是以运动员为本的人文关怀。今年5月底,武术套路全运会预赛结束后,参加团体项目的宁夏运动员戴娓珑由于右侧膝盖半月板、韧带损伤,备战训练戛然而止。
竞技体育的较量,不仅在于赛场上的争金夺银,更在于赛场下对运动员身体潜能的深度挖掘与持久保护的智慧。当宁夏体育健儿为十五运会挥汗如雨时,“科学康复训练”这一关键词,已从辅助保障角色,跃升为与技战术训练同等重要的位置。
针对戴娓珑等受伤病困扰的运动员,宁夏体育运动训练管理中心聘请第三方团队,组建由医疗、康复、营养、心理等专业人员组成的复合型保障团队,为运动员提供伤病诊疗、康复训练、营养搭配、心理疏导等全方位支持。如今,4个多月过去了,手术后的戴娓珑已经恢复了正常训练,正在积极备战全运会武术套路项目。
“全运备战周期长、强度大,对运动员的身体是极大的消耗。科学康复训练是一种着眼于未来的战略性投资。它通过科学的恢复手段与周期规划,有效延缓疲劳积累,加速身体在高强度训练后的超量恢复,从而保障运动员能以最佳状态出现在最关键的全运赛场上。”宁夏体育运动训练管理中心训练三大队队长杨琦说。
全运会的意义,绝不仅仅在于金牌的数量。每一位正在刻苦训练的运动员,都在为宁夏的荣誉而战,都在向全国展示一个开放、自信、奋勇争先的新宁夏形象。
当全运会的集结号吹响,我们期待,这支经过赛场烽火洗礼的“宁夏军团”,能够以更加成熟、自信和强大的姿态,在粤港澳的赛场上,将平日所练、赛中所得,尽情释放,最终圆梦。(记者 王刚 文/图)